在拍照時是不是偶爾會疑惑為何拍的照片怎麼就是差了那一點FU?
看看別人的再看看自己的,覺得哪裡怪怪的,但照片已經拍了,又該如何拯救呢?
其實很簡單,色調與裁切佔有很大的位置,以下會用比較的方式來讓大家更容易懂。
色調
簡言之,色調就是整張照片給人的顏色感是甚麼,復古色就是褐色為基準,而冷色就是藍色系....等。
色調更改之後之所以會讓人感覺有FU,主要是因為跟肉眼所辨別的顏色不一樣所致,當然太奇異的顏色也會給人跳痛或是不適當的感覺。
這張是一般色調,給人的感覺活潑可愛且生動,色彩比較繽紛是重點,不是有特殊色調的就感覺比較好,原色調給人的感覺也別有番風味。
這張是有降對比之後加入黃色色調製造復古感,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照片變得比較柔,看起來舒服,比較輕的感覺,簡言之就是跟上一張照片比,比較有FU。
更改色調
其實有個主要因素,要先問問自己為何要改掉原圖原本的樣貌?
是因為想呈現的感覺是另種樣子,後製的核心就是想呈現出當時想表達的意境或是樣貌,詮釋與再現。
這張很明顯讓人有復古感,還有夕陽黃昏的陰柔美,但也必須再次說明不代表有色調就是比較好,要依每個人喜好而定。
裁切
照片怎麼裁會比較有氛圍呢?方才也提到如何讓自己的照片與眾不同,有自己的特色?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讓自己的作品跟別人不一樣。
聽起來像廢話吧?但這點是很重要的。
這兩張讓你感覺哪張比較有FU呢?
嘗試不同的裁切會給人與眾不同的感受,嘗試將人臉放在與以往不同的井字外或是把人放在中間以外的地方。
當然在拍攝過程中也可以運用色片或是不同的數值不同的設備器材來拍攝,來達到後製不用處裡就有感覺的照片,下次拍照就來試試吧。
關於Kazuki
http://kazukixxx.weebly.com/